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写字楼 >> 写字楼前景 >> 正文 >> 正文

4年干掉30家竞争对手,连续6年亏损,网

来源:写字楼 时间:2023/2/5
白癜风能治好么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创业最前线」旗下「科技最前线」原创出品

作者

机场等船

春运返工潮接近尾声,逃回「北上广深」写字楼的白领们吐槽最多的除了过年那些家长里短,就是打车这件糟心事。

年,滴滴顺风车缺席的第一个春节,想它。

去年,滴滴顺风车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离开了我们,那两起恶性案件让滴滴的口碑陡崖式下跌。

当时群情激愤,明星、大V扎堆呼吁:「卸载滴滴,全社会受益。」

但作为一名混迹北京的「社畜」,我是迫切依赖网约车的,所以没有卸载滴滴。

这两起恶性案件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但是换另一家公司达到滴滴这样的运力,能保证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吗?

谁也不敢给出肯定的答案,因为任何一家公司做到滴滴的体量,供给端的运力被锁死(另外制度和资质问题这里不能谈),问题依旧难以杜绝。

既然问题无法杜绝,那减少顺风车恶性事件发生的当务之急难道不应该是「健全响应机制」和「从严审核」吗?

人渣不会因为滴滴顺风车的关闭而消失,只不过垄断让这一问题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出来。

但那些喊打喊杀,呼吁最起劲的「名人」出门“保姆车”最次也是专车,他们从来不坐顺风车,才不会在乎具体问题如何能得到最优解,大字报式的辱骂永远是最简单的,为了呼吁而呼吁,还博得一个好人设,稳赚。

结果如大家所愿,上面大棒落下,滴滴顺风车业务彻底停摆。年9月8日至9月15日滴滴还暂停了23:00-5:00时间段的出租车、快车、优步、优享、专车、豪华车服务,进行整改和反省。

一刀切的处理方式短期看省时省力还省心,但在因噎废食的思维模式下,取消顺风车何尝不是一种倒退?

让需求成为「重回地下的交易」,让中国互联网公司过去几年数十亿补贴烧出来的共识被迫推倒重建,长期看就是“开倒车”。

先用手擦屁股,再用纸擦干净手。顺序错了,市场永远脏乱差。

滴滴顺风车业务停摆后新政也很快落地:

快车司机想要在夜间接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累计接单数量要超过单;二、必须具备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京人和京牌),否则系统将不予派单。

这直接导致兼职司机大幅减少,高峰时段能用以补充的灵活运力基本丧失,于是滴滴停运的第一天,网约车就「集体失灵」。

年9月8日晚,「AI财经社」记者在滴滴停运当晚赶到三里屯,叫车等了半小时后即便加价也没叫到车。

(图片来源:AI财经社)

用户叫不到车是因为没有车吗?等车人群旁边就停着五六辆出租车,司机大声吆喝着揽客,一口价,不打表。

记者等到当晚23:30,发现10公里的距离,来时打出租车50元,此时一口价元。关键这些黑车连行驶轨迹都没有,这才是最后怕的!

「无车可打」的情况在滴滴停运的几天内,迅速从北京扩散到上海、广州、杭州这些城市,很多人这才意识到:我们需要滴滴。

春运来了,人们才彻底傻眼。

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断档。结果各大平台补贴司机不拉单,乘客加价叫不到车,司机抽佣后赚不到钱,网约车口碑陷入螺旋下降的怪圈,三方对这场交易都不满意。

(一辆“黑车”司机正和乘客讨价还价)

数据显示:

年春运期间,顺风车共运送万乘客跨城出行;年春运期间,这一数据增长到万人次,运客量相当于同期民航运力的一半,相当于春运增开了列8节动车组或者架波音飞机。

顺风车业务本可以非常高效地完成中、短距离城市间的通行问题,从而有力缓解春运压力,但在两起恶性事件后夭折,我们又回到了「无车可打」的起点。

滴滴在快车、优步、专车等业务后才推出的顺风车业务,日常巨大运力倒逼下,已经逐渐建立起司机信用模型和出行算法,无论信息整合还是地图规划等方面都有绝对优势。

而滴滴的「竞争对手们」在网约车业务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不仅司机少的可怜,而且操作流程不规范,用户对司机的信用也无法评估。

没有了滴滴,「黑车」大规模卷土重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对普通乘客而言,这些车出了问题,更难救援、更难追责、更难曝光。

两起恶性案件发生时,很多人说程维没有做成顺风车的初心,滴滴是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黑心企业。

事实上,资本助力的滴滴4年内干掉30多家竞争对手,很多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资本更是用户的选择。一家没有服务初心的企业,不可能最终在中国互联网黑暗森林厮杀壮大。

我也不认同程维对于案件发生后表现出的傲慢,但从各种信息渠道就能看到程维没有什么背景,也并非官宦贵胄家的纨绔子弟。

他就一个普通人,大四便开始卖保险扫楼,跑大街摆摊,窜地铁搭讪。毕业前后折腾了七、八份工作,创立滴滴就因被打车坑过,想改变现状。况且顺风车是滴滴唯一赚钱的业务,他当然希望做好。

而且,滴滴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就能看出程维和普通创业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程维给自己的定位绝不是一个小老板那么简单,小老板挣钱就好了,他想实现的是自己的人生价值。

很多人不会理解某些优秀的人的选择,那是因为衣食无忧对大众来说很难。但对于一个很优秀的人来说,他怎么折腾,这辈子都是衣食无忧的。

但毋庸置疑,滴滴在蒙眼狂奔的过程中轻视了「安全」,才让隐患成为噩耗。

事后滴滴围绕安全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大量人力陆续上线了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号码保护、行程分享、行程录音等安全功能,补了以前落下的课,交了该交的学费。

至于说滴滴是一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黑心企业,那就有点胡说八道了。

作为一家估值亿美金的独角兽,滴滴这些年一直都在亏损中坚持补贴。

前几天,「36氪」得到一份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的财务数据显示:全年滴滴亏损亿元,人员优化将超0人。

按说,滴滴已经做到行业第一的位置,为什么还会亏出这么大的窟窿呢?简单算笔账就明白了。

知乎答主

Lannister在滴滴运营数据相关回答提到:

按照滴滴年亿的GMV,以及网上流传的抽佣比例,滴滴一年靠抽佣产生的收入约在亿。年下半年赚钱的顺风车业务关停,反而加大了公关和安全研发投入,收入会更少。

就算收入能到亿元,滴滴都花到哪了呢?

公司支出:

「36kr」之前曾曝光过一组数据:滴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71亿,服务器费用达到了37亿。

那一整年研发、服务器费用、约10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公司运营公关支出,亿都打不住。

补贴支出:

年,滴滴日订单量约在0万单,就算每笔订单补贴一块钱,司机对这种强度补贴感知度低,但滴滴内部流传出的财务数据显示整年光司机补贴就达亿。何况滴滴除了司机高峰期补贴、接单和服务奖励,还有乘客优惠等补返活动。

如果用户说对这个感知不强,随便一个商圈拦下一辆出租车或叫一辆滴滴快车,同样目的地,价差绝对在3~10元不等,甚至更多。全年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可能都超过亿元。

《商业街探案》还透漏了部分隐性补贴:

交管部门的抓车成本:年7月2日,新京报曾报道,北京交管一天抓了54辆“黑车”,每辆罚1万~1.5万,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滴滴快车。打车的时候问过司机,这个费用滴滴会承担。仅北京一年罚款费用可能就超2亿,而全国这项成本粗略算都可能数十亿元。

上面各项开支求和,这笔账算下来一定比亿多,多出来的钱就要滴滴靠吃融资老本补上,就是年全年亏损的亿元。

如果滴滴真是一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公司,大可停止补贴,也不用为提高用户体验投入巨资搞技术研发了,光靠抽佣拼命赚钱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连续6年背负累计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说:“顺风车才是严格意义上共享经济的典型。”

我非常认同。

当下,乘高铁/火车/大巴对人的摧残除了整个行程时间(赶车、等车、乘车、出站)上的煎熬,还有日益恶化的乘车环境:熊孩子,脚臭,打呼噜,外放抖音,不间断的广播……

顺风车从一个家门口到另一个家门口,车接车送省时省力,从根本上迎合了民众的出行需求。

无论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顺风车都比传统出租车更划算、更能体现公共价值。

也正是网约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私家车出租市场,让市场上黑车变少;又极大的改善了传统出租车计价器不准、不打表、任性拒载等问题,让用户在出行消费的过程中感受到公平和透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有车可顺。

所以,顺风车的出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滴滴没有做好。

两起恶性案件就叫停整个顺风车业务模式的推进无疑是愚昧的做法,毕竟大多数希望的是网约车变得更好更安全,而不是让它倒闭。

年,伴随着国际油价上涨,大环境恶化,滴滴大概率还会持续亏损,但有一大部分人期待整改后的滴滴顺风车早日归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