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写字楼 >> 写字楼市场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上班抑郁,想自杀却不敢辞

来源:写字楼 时间:2022/10/12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职趣说:

在有名气的公司工作,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资,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最近的新闻“拼多多员工自杀”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原来让人羡慕的工作下,是强制,是职场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上班而抑郁自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自己不要陷入这样的绝境?

01

为什么不想上班?我在咨询中,会遇到一些因为职业问题而备受情绪困扰的来访者。27岁的朱朱有一份体制内的行政工作,因为不喜欢自己每天千篇一律又琐碎的行政工作,上班对她而言犹如上坟,每天都不想上班。她每天早上很艰难地起床、洗漱,在镜中给自己打气,需要不断鼓励和说服自己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里她会细数上班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有五险一金,有更规律的生活,有更好的社会评价和地位,有每个月六七千的收入和年终奖,能够让父母安心和开心……如此一番操作,她才能迈开步子,离开家去上班。每天晚上她都很焦虑,经常失眠,一想到自己一辈子就要这样生活,就越发焦虑和害怕。抑郁和焦虑轮番折磨着她,但是她不敢辞职,因为她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辞职之后可以做一些什么,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当初这份工作是父母托了关系送了礼才帮她谋求到的,如果现在父母知道她想辞职,一定会非常生气,觉得她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不做,想辞职简直是在瞎胡闹。其实,朱朱辞职是不想上班,而不是不想工作。《圆桌派》年有一期节目“呆着:不想工作怎么破?”陈丹青说:

“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朱朱说,自己想做一份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但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最近,父母在给她安排相亲,希望她可以更早地结婚生子,把人生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朱朱并不想这么快结婚生子,她觉得自己现在活得不明不白,浑浑噩噩的,结婚生子就是对自己对孩子的不负责。但是好像要拒绝这样的相亲安排,又显得很无力。当了20多年乖乖女的朱朱,不知该如何去掌控自己的生活与人生。朱朱面临的困扰其实是现在一类年轻人很典型的职业困扰或者说人生困扰。他们走上了一条被父母安排的,与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生活轨迹,但是隐隐地感觉不对劲,感觉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又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缺乏改变的力量。他们整个人被困住了,所以,抑郁和焦虑就开始侵袭身心。

02

在他们眼里

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我在咨询中,还遇到一些工资很高,工作很体面,但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天天加班干得极度不开心,或者遇到奇葩领导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抑郁到想自杀但却不敢辞职的年轻人。死都不怕,但是却怕辞职,为什么?很多人可能会猜想,是因为他们生活或者家庭经济很窘迫,没有工作就没钱生活,是吗?毕竟很多人之所以上班,是因为现实所迫,为了生存,满足口腹之欲,所以,不想上班也得上。可是他们并不是这样,中产家庭,就算辞职暂时不上班,也有足够维持几年基本生活的存款,但是他们依然感到很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他们头脑里面有很大的限制,把一个人不上班看成是一件很可怕和糟糕的事。在他们的人生选择中,只有上班挣钱这一个选项,看不到其他生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工具化,他们本人和他们的父母都认同,有工作以及工作的收入是比人的情感和生命都更重要的事。就是上班比自己命重要,所以,就算工作把自己搞到抑郁想死,都不能辞职。这不是现在很多人的价值观吗?比如,拿高薪比身心健康,真善美等价值观更重要。孩子考高分变优秀比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更重要。这样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更多抑郁自杀的大人和小孩。当一个人得了心理病,生活很痛苦时,其实这个疾病和症状是在告诉他:他之前用来指导自己生活的观念和价值观,以及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案,行不通了,他到了必须改变自己的时刻了。同样,这类年轻人也到了一个要改变的时刻——必须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而不是遵照传统或者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哪怕他们最终的选择和父母的要求和期待是一致的,也需要先走上一条自我探索的道路。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不然,人到了中年,那些为父母,为社会评价而活的人会爆发更可怕的中年危机,依然要面临着为自己而活的人生课题,危机解决就获得了新生与平静,未解决,则陷入更深的抑郁与绝望。

03

年轻人,要追求更多

我女儿4岁,有时,我会拿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她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看到我们两代人的生活简直天差地别。她用iPad看电影《冰雪奇缘》,2岁多就坐过飞机,3岁左右开始学英语,和同学一起庆祝生日、吃蛋糕……而我在她这个年龄,从未经历过这些,看她的生活,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就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会想,18年后,我女儿的工作和职业选择,会是怎样的呢?我完全想象不出来。我可以教她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但是我真的无法替她去选择职业道路,因为一这是她的人生,我需要尊重她的选择,二是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为她做选择,以后她的世界,我费很大劲可能也不懂。其实,我们80、90、00后的很多人和父母的生活也是天差地别的。我有一个朋友,已经辞职做自由职业7、8年了,收入比上班的时候挣得更多,不仅能养活自己,还为自己买了一套房子。但是他的父母还会时不时对他说:

你什么时候找一个正经的班去上?

他和我说:

没办法,他们认可的工作就是你老老实实上班,一辈子都改不了了。

他的父母在一个单位里干了一辈子,然后顺利退休,现在拿着每个人几千块的退休工资,看病可以报销,觉得生活挺好,孩子也应该这样生活。我看到一篇文章,写卡夫卡和自己的父亲终生没有和解,文章写道:他也意识到,父亲并不想伤害家人,造成他们父子之间悲剧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世界距离太远,而且无法互相理解。这一点也许是全世界共通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中的很多人和父母的距离也太远,无法相互理解。以前,父母们处在匮乏的时代,要么因吃不饱饭而非常渴望稳定的工作,要么可以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地方干一辈子。但是现代的职场研究表明,普通就业者在职场会更换7次工作,那种在一个单位干十年二十年的情况越来越少,因为很多公司都活不了那么久。现在有无数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每一天都有工种消失,很多工作被机器所取代;但也都有新的工种诞生,有一些人正做着你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职业。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未来的自由职业者会有1.67亿。大卫前两天和我讲一个新闻,因为疫情,美国很多原本租用写字楼办公的中小企业都在家办公,于是,老板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不用租写字楼也可以正常工作。于是,纷纷退租,关闭了办公室。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加之今年疫情,移动办公、远程工作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工作方式。如今这样的职场和社会环境和父辈们那时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了,而关于工作的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我们父母一辈的价值观,大多是实用和功利主义(并不是说这个价值观就绝对不好),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按部就班的生活,读书、毕业、上班、结婚生子、养育孩子。工作的价值就是挣钱生活,让自己有饭吃。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都认可这样的人生和职业价值观。他们想要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工作,想要更多地追求理想和自我实现,想要寻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04

在这个时代

我们需要不断尝试

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