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起来不年轻了,脸上没有任何情感波澜,总是孤独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里,一杯咖啡应付一天,手却没闲着,不停敲电脑键盘或者打电话,眼神中遮掩不住的焦虑。
明明是工作日,他们哪来的大把时间在咖啡厅里一坐就一整天。
仔细观察以后,确定这几个熟面孔是在找工作,这些中年失业的人,还在努力扭转局面。
他们本该坐在CBD的写字楼里,跟同事探讨业务、跟客户拉近关系、处理着纷至沓来的电子邮件、应付着无休无止的大小例会。
现在,他们没工作了,还得偷偷摸摸假装出来上班。”
—CNN记者萨克斯·米勒在电视节目上的一段谈话。
疫情期间失业给许多人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以前是穷得很稳定,现在是穷得很不稳定。
近期,“假装上班”这个话题上了热搜。疫情之下,越来越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中断工作,就意味着生活的一次脱轨,进而遭致家人亲友的异样眼光。他们中有人会选择假装上班去穿过生活的裂缝,等待经历一个周期后又重回轨道。
1
“36岁,中年,失业”
我在“表演”上班
公司附近有个图书馆,以前人不多,位置随便挑。现在是每天早上九点开门前就排长队,去晚了还没有位置。里面有不少的中年面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失业了,不想让家人知道,于是每天假装朝九晚五上班,其实是躲在图书馆投简历、准备面试或是单纯地消磨时间。
最近常来图书馆“上班”的王哥表示,公司垮了失业了不敢给家里人说,36岁的他每天也是照着上班时间出去,然后泡馆网上找工作下班时间回家,回家还得装作工作很顺利,中午吃二两面条。一家人每个月开销六千,而那些匹配自己职业技能的工作全是每月三四千……王哥表示这种日子真是煎熬,“不知道什么时候崩溃,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为什么要瞒着家人假装上班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把痛苦分享给家人,只会得到双倍的痛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如果不能为小家庭提供经济收入,那你此前建立起的那些自尊与威严可能就会瞬间成为泡影。
日本电影《东京奏鸣曲》中,香川照之饰演的男主角佐佐木龙平原本是一家企业的总务课长,但当公司业务调整后,46岁的他却成为冗员惨被解雇。没了稳定收入的保障,一夜之间沦为被招聘人员看不起的无业人员,只给他提供保安和保洁之类的工作。
在现实面前,佐佐木龙平只能选择接受。但为了隐瞒自己失业,他白天在商场里穿着脏兮兮的红色制服,下班回家的时候就在厕所打扮得西装革履。
可失业的事实还是让佐佐木龙平在家庭中感到无力,大儿子完全不理会他的话,小儿子也时不时地反抗,他和妻子也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交流。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也跟着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尊严。
和佐佐木龙平同样经历中年失业的是他的老同学黑须,他们在排队领取免费救济餐时偶遇,也瞬间秒懂了彼此当下的遭遇。黑须十分要面子,为了向妻子掩盖失业,还让佐佐木龙平扮演自己公司同事来家做客。只是谎言终究是谎言,黑须没能抗扛住生活巨大的变故最后竟然全家一起开煤气自杀。
《东京奏鸣曲》电影剧照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哪怕是看似光鲜亮丽的中产,在遭遇变故时,实则不堪一击。虽并非完全没有危机意识,可当危机真正来临时,还是会措手不及。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逃课的儿子偶然在公园看到了父亲“逃班”,出于好奇打电话到父亲公司,结果爸爸被解雇了,儿子发现父亲失业,很心疼,但也无能为力。
天地为炉,世间万物芸芸众生,谁不是在苦苦煎熬。
2
我们只是
大时代下的一个缩影
年是疫情的第三年,多少中小企业没法继续撑下去了只能选择倒闭关张,哪怕是互联网大厂,裁员也是愈演愈烈。
从之前阿里的“向社会输送人才”、腾讯的“结构性优化”、百度的“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到如今京东、B站的“恭喜毕业”,网友对互联网企业裁员的“别称”众说纷纭,但真实的数字却是无比残酷,部分公司的业务部门的裁员比例高达20%~40%甚至更高。
近期出炉的2上半年经济数据,6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创下历史新高。而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4.5%,虽看上去不高,但相信懂的人应该都懂,肯定没算上那些跑滴滴、送外卖等庞大的灵活就业人群,而要去劳动部门登记成失业人口再成功领失业救济金,这中间你需要满足多少条件,你试试就知道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裁员潮只是暂时的,但美团的王兴在疫情爆发前的年年末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也许是十年来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后十年最好的一年。
我们这几代人,都赶上了有史以来我们民族发展最快的阶段,以为这样才是社会本应该有的样子。
可如果回顾人类历史各国历史,这种科技大爆发,生产力大跨步进步的时期,是屈指可数的。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水平又在不断提高,这以后的日子呀,恐怕还会继续内卷,就算疫情结束了,也很难回到年之前了。
其实,当下的失业寒潮,其实就跟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潮”一样,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突发的疫情在中间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句话说:“年轻人失业只是多了一种体验,中年人失业才叫绝望。”这年头提供给35岁以上人群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35岁失业,65岁退休,这中间的30年,人就像被夹在风箱里的老鼠,进退不得。
工作的本质,是进入社会分工体系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后,生活会像机器的齿轮一样咬住一个人。那些假装上班的中年人,是在努力捍卫他们最后的尊严,但也给他们带来无比的痛苦。不论是在图书馆、咖啡厅或是商场,用着免费的wifi,吹着无尽的空调,但内心总觉得自己无能无用,这对失业者的打击最大。
“感觉自己是个废人。”王哥表示,他不会一直容忍这种状态持续一下,一方面是假装上班时间太久也终会露馅,瞒不住家人。另一方面,脱离社会这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自信和自我怀疑,所以,他会尽快找一个工作,哪怕这份工作不是完全满意的,也要干起来再说。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软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候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会泪流满面,有时候你发现自己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
失业当然可怕,尤其当你处于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都要还、家里开销主要靠自己的状态,但还没有到濒临绝境,要向生活投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必要过于悲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你调低自己欲望的阈值时,你可能会发现世界变得轻松了。
在古代,绝大多数人拼死拼活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每天活着能全家吃饱就安心,哪有太多闲工夫想其它。现代人思想和眼界打开了,见了太多世界的浮华奢靡,殊不知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抬头能看到世界,低头能看到自己,接受世界的伟大和精彩还能认清自己渺小和现实,这很重要。
所以,当经历失业、失败、羞辱等艰难时刻时,无论有多煎熬,都不要失去直面现实往前走的勇气,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调整好心态大胆往前走,就还有希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