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把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当中。
年江南春尝试过发展互联网公司投放线下分众广告,但那时,他经常会被质疑:分众广告不像线上广告那样有精准的数据来衡量投放效果,成本也并不比线上广告低。而且,互联网公司理应投放互联网广告,流量直接就能导到自己网站上。为什么要投放线下的分众广告?
而现在,江南春已经不用再费劲说服那些“线上的人”了。各种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反倒成了主角,原本常见的快消品和汽车类广告倒少见了。这些传统品类曾经是分众的大客户,快消品和汽车两类广告在年占分众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几年时间,斗转星移,风水轮转。互联网感觉上离我们又近了一些,线上与线下世界的分隔逐渐消失。
一些结构性因素和阶段性的因素共同推动着分众“互联网板块”的繁荣,也让我们在分众屏幕前更多地看到互联网品牌。
在10月份的一个早上,36氪记者在办公室所在大厦的一楼电梯口,统计了下分众屏幕广告的播放情况。30分钟的时间里,共有如下品牌出现,其中几个品牌不止一次出现:
互联网品牌——
纷享销客、瓜子二手车、永利宝金融、天猫、苏宁易购、酒店哥哥、大姨吗、In、京东、爱奇艺、星火金融、钉钉等。
其他——
戴尔电脑、惠普电脑、英特尔、联想、奔驰、KFC、某奥特莱斯、护舒宝、东风标致、飘柔、高洁丝等。
可以看到,互联网品牌几乎过半,有些也许你看到名字还能回忆起品牌相关的信息。
◆◆◆
江南春:把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当中
分众传媒的媒介有多种形式,除了在写字楼和公寓楼电梯口像电视一样轮播广告的分众屏幕外,在电梯内,有分众旗下的框架传媒(平面静态广告)以及LED动态屏幕。另外,一些卖场分众也有屏幕,在电影院线,分众也拿下了部分电影放映前的贴片广告。
作为一个只播广告的媒介,选择写字楼和公寓的电梯空间,江南春自有一套对分众广告受众画像、媒介形态以及受众行为的理解。
分众的受众画像基本上是20-45岁间,月收入在三五千以上的都市主流人群。分众的每一种媒体都有自身特征,楼宇电视偏重于都市上班族白领、商务人士,框架广告偏重于社区家庭用户,影院广告偏重于18岁至40岁之间的年轻时尚族群。
“传播在我看来,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主动的是一个人的资讯模式是什么,被动的是生活空间是什么。”江南春对36氪记者解释。90后大学生群体资讯模式是QQ、人人、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生活空间是寝室、食堂、教学楼、操场;20岁到45岁的人,资讯模式是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