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95后朋友问我:
“一上班就感觉浑身难受,焦虑,痛苦,最严重的医院吸氧。
一辞职,哎~身体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她的经历是这样的。
女生是95后,学历硕士,毕业之后在一家建筑公司设计院工作。
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环境、前途和工作待遇也都很好,但就是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
大家知道设计这个行业真的很苦,特别是在私企,加班熬夜是很常见的,还要面临各种改稿、改方案等压力。
女生上学的时候体重保持在95斤左右,工作两年飙升到斤。
设计行业典型的职业病,颈椎,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据说近视也加深了。
吃饭不规律,因为压力大的关系,睡眠质量也不高,经常半夜惊醒。
姨妈也不规律了,不是迟到就是早退。
工作9个月之后,女生无奈辞掉了这份工作,在家休息了两个月,想说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可奇怪的是,辞职后一个星期,就啥问题都没有了。
在家呆了一个月,吃得好睡得香,每天散步一小时,腰也不酸了脖子也不疼了。
她觉得自己应该已经缓解了,于是重新找工作,回归职场。
第二份工作找得很顺利,一个星期之后,她就入职了新公司,工资比以前还高。
可是,那种痛苦、焦虑的感觉,又很快找上了她……
第一份工作里感受到的那些身体上的不适,一个一个又回来了。
这次她决定,再坚持一下,说不定适应了就好了。
可是,坚持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反而令她更加的虚弱。
在第二份工作,项目最忙的那段时间,她吃完饭之后,十分钟就会拉肚子,发虚汗。
后来还是辞职了。
跟上次一样,辞职之后,身体立刻恢复正常。
女生对自己也很无语了:
“我是不是对上班过敏啊?”
其实她这个并非个例,现在职场里,也有不少像她这样有“工作应激”的打工人。
我另一个九五后朋友Cindy说:
每天早上起来,睁眼之后,落入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真的不想去上班啊。
Cindy在一家小公司当行政,月薪四千五。
房租,衣食住行,买个化妆品好几百……
每个月根本攒不下什么钱,有时候还得透支,每个月都在惊险的拆东墙、补西墙。
网上很多职场大V说:
如果想改变现状,就要学习,要提升自己,转行跳槽。
可是,每天下班之后,人就累成了一滩烂泥。
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刷刷手机,时间就过去了。
虽然自己很想辞职,但是,所剩无几的存款告诉你:不行。
每天清晨醒来,一天还没有正式开始,脑海中几百个念头就开始交战,还没上班就已经身心俱疲。
Cindy给我看她上大学时候的照片。
照片中,三年前的她,穿着学士服,明媚灿烂,朝气蓬勃,冲着镜头开怀大笑。
而现在的她,虚胖,羸弱,眉头永远地紧锁着。
看完这两个案例,我想谈谈“工作应激”这个现象。
身边有人说:
“九五后就是矫情!还工作应激?就你有压力吗?现在社会谁不是在顶着压力活着。”
九五后抗拒上班,一上班就感觉焦虑痛苦,真的是因为矫情吗?
其实真相并非如此。
有两个更深层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工作达不到预期,钱少事多离家远。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好笑但是很真实。
“每天早上闹铃响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份工作吗?”
人人都说年轻人应该来大城市打拼,因为大城市机会多,工资高。
可是大部分写字楼白领,工资的基本盘也就是五六千。
刨去房租+吃饭,最后能存下来的所剩无几。
每天一想到,为了这点工资,还要起早贪黑地去挤地铁上班,真的感觉不值。
人类是追求意义的生物。
长时间困在低薪资、没前途、压力大的生活里,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意义丧失的感觉。
哪怕工资高一点,就算辛苦,至少还可以安慰自己能赚到很多钱。
然而大多数人都拿着几千的工资,那么忙那么累,仅仅维持一个饿不死的状态,自然是想到上班就觉得很烦。
第二个原因:过于激烈的职场竞争,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压力。
这几年,每年到了大学的毕业季,新闻标题就是:
“本年度,求职人数达到了历史新高。”
每年都是新高,每年都比去年高。
就说明职场上的竞争是日趋激烈的,而且丝毫没有缓和的趋势,一年比一年更难混。
九零后觉得自己当初找工作就够难了,看看现在的九五后,仿佛还有一丝庆幸:
因为九五后面临的职场更难、更卷、竞争更激烈。
前几年,硕士、海归这样的标签,具备比较好的优势,还能靠着这些标签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而现在呢,硕士满地跑,海归烂大街,普通的本科学历已经被碾压得渣都看不见了。
这就是所谓的“进步悖论”:
所有人都优秀,等于没有人优秀。
讨论
一上班就难过焦虑抑郁,一辞职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作为打工人,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