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牛钰
通过出售写字楼项目股权,远洋再获得一笔大股东中国人寿的资金支持。
10月17日晚间,远洋集团(.HK)发布公告称,以2.33亿元的代价出售一间全资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这家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项目公司10%股权。
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是甲级写字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路商务中心区,该项目90%的股权由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附属公司共同持有,此次接手远洋10%股权的也是中国人寿旗下公司。
目前中国人寿持有远洋集团29.59%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
远洋集团将从最新的这笔资产出售中实现收益约1.亿元,所得款项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这意味着远洋集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选择退出股份占比较小的物业投资项目,尤其是出租率表现不佳的写字楼,能通过类似的交易获得现金流。
据远洋集团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远洋集团投资物业共有22个,中国人寿金融中心的出租率以67%垫底。
今年6月份,远洋集团曾将北京远洋锐中心21%股权出售给项目合作方中国平安人寿,交易金额达到50.15亿元。
据了解,位于丽泽商务区的远洋悦中心出租率表现也不理想,截至年底,远洋锐中心出租率仅为34%,在远洋集团当时主要的23个投资物业中垫底。
界面新闻获悉,远洋集团今年很注重现金流安全,出售多个资产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流动性。
在经营层面,远洋也在严控成本,提升运营效率。除年上半年员工薪酬开支明显减少外,今年三季度以来,远洋对员工的公积金缴付、工资都进行了下调。
远洋的现金流压力主要来源于业绩下滑。今年上半年,远洋集团出现上市来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10.87亿元。亏损主要原因包括汇兑亏损、分占合营企业溢利下降、毛利率下降等。
在融资方面,由于背靠大股东中国人寿,的远洋集团上半年发行了多笔公开债券,合计约40亿元,同时也按时偿还了多笔公开债务。但由于销售回款慢、汇率变动等等影响,其净借贷比率(即贷款总额减去现金资源总额再除以权益总额)从年底的85%上升至%。
另外,远洋集团旗下的远洋资本近期也面临公开债务展期的问题。9月6日,远洋资本将一笔即将接近回收兑付日的境内债“20远资01”展期一年,该笔债券剩余规模为10亿元。
“在管资产中所投资的行业涉及房地产行业比重较大、投资类资产规模较大,且主要集中在物流地产、数据地产和股权投资类项目或基金中,因其投资周期较长,退出方式、退出时点等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面临一定的风险。”远洋资本在上交所的公告中提到了现金流遇紧的原因。
资产错配与远洋资本去年频繁的股权投资不无关系,比如大手笔参与收购红星地产。
去年7月,远洋资本与远洋集团一起以40亿元收购红星地产70%股权。此外,远洋资本还以约23.12亿元收购红星美凯龙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的全部股权和债权。
对于远洋资本的债务问题,远洋集团在中期业绩会上回应称,远洋资本是远洋集团持股占比49%的联合营公司,经营独立、财务自主,其债务处置不会影响集团的经营基本面及偿债、融资能力。将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