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写字楼 >> 写字楼市场 >> 正文 >> 正文

古人防火有五大绝招,后面两招,一个滑稽,

来源:写字楼 时间:2023/6/12

现在有一句话十分流行,叫做“防火防盗防闺蜜”,无论怎么说,防火一直人类生活中的第一要务。随着现代防火技术的提高,不仅在装修的时候安装各种防火材料,在写字楼中也有自动防火系统,如果真的发生大火,还可以直接拨打。可是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古人们又是怎么防火的呢?您想知道吗?那就让小编“张牙舞爪”地给您揭秘古代人防火的那些奇葩招数吧。

相比于现代人,古人所要面对的生活环境压力要更大,除了地震、水灾、旱灾、战争、瘟疫外,一场无情的大火,也能毁掉一个小康之家的所有积蓄。因而古人在防火意识方面也极为重视,而且还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文化。早在战国时期,法家人物韩非子就曾提出了一句名言,叫作“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熛”的意思就是“火星”,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星火燎原”的性质,已经了解的非常透彻,就连一点火星都要十分注意。

汉代时期,儒家思想已趋于成熟,人们开始学会了将火灾防范于未然。在汉代著作《申鉴杂言》中记载:“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明确告诉人们对于火灾一定要警惕,必须将火灾扼杀在萌芽中,以防止更大的火患降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对于防范火灾,古人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说出来可能有些奇葩,下面小编这就给您一一列举。

1.“厌胜”防火在古代的宫殿中,总是能看到屋脊上两端的龙头装饰,其实这并非是真正的“龙”,它只是龙的九子之一,名字叫做“螭吻”。唐代苏鹗的《苏氏演义》中记载:“蚩尾(螭吻),水之精,能辟火灾”,古人正是看中了螭吻的“水之精”,这才“以水克火”,用以防治火灾。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很迷信,可是它确实有防火的功能。螭吻处于宫殿最高处,自然有着避雷的效果,因而时常能够防止“雷火”的发生。

2.小心火烛无论是在各种小说还是电视剧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个桥段,那就是三更半夜里,一个穿着号衣的老者,拎着铜锣边敲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各家各户要预防火灾。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确实存在,为了能够加强防火意识,古人还会在仓库等重点地方张贴“小心火烛”的标语,而且“火”字还会倒着写,就是为了警示人们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到来”,务必要提高警惕。

3.隔岸观火要判刑当然,若是想将防火工作做好,还是要“以人为本”,只有人们在心中意识到防火的重要性,才能将火患降到最低。《韩非子,内储说》记载,殷商时期的“殷王法”规定:“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唐律·杂律》记载:“诸见火起,应告不告,应救不救,减失火罪二等。谓从本失罪减。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理所守救火,违者杖一百。”。也就是说,无论是故意纵火,还是见火不救,事后官府都要依据法律追究责任,以此提高人们防火救火的积极性。

4.《春、宫、图》防火这幅见不得人的画也能防火?在现代人看来这十分滑稽,可是在古人眼中,这幅宝图可是防火的神器,甚至大户人家都要在房梁上悬挂一张。这幅宝图的防火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这还得从神话说起。在远古时代,人们一直相信“水神”与“火神”的传说,并认为“火神”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只要“火神”降临到谁家,谁家必定会发生火灾,可如果在家中挂一幅宝图的话,“火神”就会因害羞而走,从而避免一场火灾的发生。

5.种“戒火草”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每到春分时节,江南“民并中戒火草于屋上”,只要种上了“戒火草”,就不必担心火灾的发生。“戒火草”是什么呢?清代人吴其浚曾经在自己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了两种“戒火草”,一种是俗称“八宝草”、“佛指甲”、“火焰草”的“景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活血三七”,另一种则是仙人掌。《泉州府志》也记载:“戒火,一名仙人掌,人家以罐植之屋上,云可御火灾。”。古人为何会认为这两种植物能防火呢?估计就是两种植物都是清热去火的良药,古人讲究“以意补形,以意克形”,这才将其引申至预防火灾的功能。

在我们看来,古人的这些防火措施几乎都是“奇葩”,无论是“螭吻防火”还是“宝图避火”,还是最让人懵圈的种草防火,都带着一定的迷信色彩。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防火的观念的确很深入人心,也许,这就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独有的生存智慧吧!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