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写字楼 >> 写字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路过广州,船坞之上的杂院生活

来源:写字楼 时间:2023/12/18

一条珠江,一座城,两岸广州人。

从一面渡口到两面渡口,一种航运文化里总带着来自海上的汹涌。江上长大的人,海与河之间的文化延续里,大时代和小生活的船头上,都牵挂着珠江两岸的情感印记。五湖四海的“杂”不断地汇入广州城,沿着珠江乘船漫游,路过杂院、工厂、大桥,去见证商贾社会的城市变迁,探求“缝隙”里的生机勃勃。

广

城市观察员

-戴家明

BEING时建筑创始人

-冯熠

BEING时建筑合伙人

-邵兵

建筑档案主编/创始人

01

“缝隙”

「BEING时建筑事务所」

延续自然,焕发生机;

始终是BEING时建筑所思考的。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本期城市记录者的采访对象是来自广州BEING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戴家明和合伙人冯熠。接下来请戴老师和冯老师带着我们围绕广州的几个码头走起,聊一聊属于广州的“生机感”。

戴家明(BEING时建筑创始人,以下简称“戴”)本次城市记录者的主题是:路过广州,船坞之上的“杂院生活”。这次同行的还有冯熠老师。实际上我对广州的记忆都存在于造船厂和船上两岸之间,而珠江作为广州的城市基因,如果沿江乘船漫游,便像是路过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变迁。今天我们也是打算从码头上搭着船坞出发,去看看广州缝隙里延续下来的那份生机。

邵时建筑工作室也有个名字叫作“BEING”,上次咱们聊到一个“缝隙”的概念,这个词该怎么理解?

冯熠(BEING时建筑合伙人,以下简称“冯”):我们的工作室其实就是处于“缝隙”的状态,那就从我们第二个工作室的“缝隙”讲起,今年是BEING的第四个年头,我们也想借这个机会以城市观察者的角色“路过”一次广州,通过与城市的关系去做一个总结,回顾反思这几年所做的实践。

戴我很喜欢旧的事物。我们曾经的工作室有一棵大榕树在院子里。整个院子里都是植物,这也是广州的特征。后来因为疫情,工作室不得不搬到另外的地方,最终选择了这里作为过渡。

戴那座创意园里原本的建筑都是老厂房建筑,它现在变成了一个物流集散地。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就在想能把什么延续过来。

邵我发现这棵外面的榕树和景观是有互动的。这两处场所的共性一个是都要有植物或在自然里面,另一个就是都处于那种“缝隙”的状态。

戴我们来了之后是打算把它最真实的状态给还原出来,就将以前院子里种的植物一起移植到了整栋楼的周边。我们开了一条缝隙,光可以照到一楼,植物也可以延伸过来,这些一起形成了这个空间的中心。我们一直在找比较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地方作为下一个工作室。

邵时建筑有两个特点,第一你们会留下自己的痕迹,比如说过去的事物,或你们与这座城市的纽带,它可能是你做设计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另外你在留住这些痕迹的同时,也想要留住那些时间。

冯时间,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喜欢有生机的事物。所以当时我们把这些植物从就是上一个工作室带到这个工作室,还有几只猫也一起带来了现在的园区。

戴这种生机的繁育也会出现在我们设计的项目里。比如这座正在改造的竹筒屋,我们想通过整个结构,把天井里的自然元素,通过大跨度的结构从中庭释放出来,将自然扩散在中庭里面。

在建项目:灯湖综合体

在建项目:马头科创园

戴我们也会做一些大的综合体、酒店之类的项目。我们在这个地块做了一些加建改造,在入口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口袋公园,希望把公园的自然氛围延展到到室内中去。

天健IDCITY?Liky

邵这里是一个园区的入口或者大门吗?

戴不是,这是两个相邻的项目,但它和城市的关系更密切,这个项目旁边是一个三岔口,同时对着主干道、村出口和园区的入口。它其实是一个仿佛拥抱姿势的雕塑。

邵很像握手,那种远距离的对望。

戴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一组装置形成一处记忆点,并由此连接到新设计的公共交通的车站,让人在此一路能有停留和遮蔽的地方。

天健东门?Liky

邵你们会明确两件事,第一个是我自己与这个场地最自然的关系是怎样,我每次离开要带走或留下什么。另外一个就是你要找到以前的媒介,再通过它与新的场所建立联系。

戴不管项目的大小,如何把场地的生机延续,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这种生机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一群景观,亦或是当时工业存留的东西。总之我们希望找到里面的逻辑关系,把它焕发出来。

天健领域?Liky

邵生机或是媒介,其实是一种让你们觉得值得延续下去的状态。

戴不一定是某种固定、具体的事物,它主要取决于能不能重新激发人的情绪或再创造某种氛围。

邵或者它可以和我们现在服务的对象产生一些新的链接,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或表达出创新的语言。

02

动态变化

「珠江岸」

生活在珠江孕育的广州,持续观察;

感受恒久变迁中的那份不变。

邵今天为什么选择游船的方式带我们观察广州?

冯想到你们前面几期都是近距离的观察,我们这次不妨以另外一种视角去抽离地看。

戴因为两个工作室之间刚好有一条水路。我小时候也是经常坐船的,但长大工作了之后,随着城市的演变,船和自己的生活也就没有那么密切了。这次也趁机希望能重新和船建立联系,所以就选择在珠江上路过一次广州。

邵怎么理解“路过”这个词?

戴我认为是一种时间的变迁吧。人在每一个时段都身处在这个都市里,做着一些相同的事情,但可能时隔几年,他会抽离出来再去看一下这几年的实践和整个城市的变迁,那时候才发现它是在持续地变化着。

冯作为一个外地人,你每次来到广州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珠江。广州成为一个商业如此发达的地方,还要源于珠江的流传和早期的通商性。它其实见证了广州历史的流淌。你会发现不同时代的工业或建筑,都与珠江有关。

邵所有的中心都是围绕珠江展开。

戴以前最古老的时候,广州的规划都是围绕这个水系展开的,这里是广州的母亲河与基因。

戴设计确实是需要持续的观察,每到一个场地你要有所感悟。现在城市里的90后和00后都生活在日新月异的都市,他们没有很多接触到自然的机会。

邵你们工作室的名字是我最好奇的地方,这个“时”是怎么定义的?

戴它实际上就是时间的意思。我们无论做哪种类型的设计,不是把它放在一两年之内去看,城市和建筑的更新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周期。它会在每一个时期发生一些改变。

冯英文名Being则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