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武汉的邓刚为了钓鱼辞去了年薪20万的工作。
这个疯狂的决定遭到了周围亲朋好友一致的阻拦,大家纷纷劝告让他谨慎选择。
那个年代的20万足以在武汉买下一套房,如此高薪的工作多少人想要还得不到,可邓刚却为了钓鱼辞职离开。
不过事实证明他并非冲动,他是真的有钓鱼天赋。
邓刚在比赛中屡屡获胜,成为了中国钓鱼运动协会锦标赛14连冠纪录保持者,是年纪最轻的“中国钓王”。
年,他凭借一系列垂钓短视频短短两周收获万粉丝,而后又迅速涨粉至多万,成为抖音头部钓鱼达人。
有江湖传言称他如今一年可挣1.5亿,这究竟是真是假?
邓刚年出生于湖北黄石,黄石四面环水,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出许多垂钓狂热爱好者,邓刚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
邓爸爸在外地工作,邓刚和母亲留在乡下老家。
别人休假时邓爸爸依旧奋战在岗位上,他把所有假期攒起来,等到好钓鱼的季节一次请一两个月假回家钓鱼。
每逢此时邓刚就成了父亲身后的跟屁虫,记忆里的每个夏天都是在水边度过的。
邓刚在父亲身旁逐渐长大,对于许多垂钓知识也牢记于心,他央求父亲为他买个鱼竿,从此开始了他垂钓的征途。
渐渐地,邓刚得钓鱼技艺得到提高,甚至超过了父亲,附近水域的鱼情和适合垂钓的时间都被邓刚摸索得一清二楚。
父子俩坐一天,父亲所获无几,一旁的邓刚收获满满,父亲高兴地连连感叹:“我家这是出了个钓鱼天才。”
回到家,邓刚高兴地和母亲说:“妈妈,我觉得我挺会钓鱼的。”
母亲并不相信,她以为儿子在开玩笑,因此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一次雨天,邓刚和母亲一起出门逛街,恰好走到了黄石湖边,邓刚知道雨天河水全往黄石湖流动,很多翘嘴也会顺着水流往上游,此时钓鱼一定收获颇丰。
于是他转头对母亲说:“这湖里的鱼我钓得上来。”
“不可能吧,这你能钓得上来?”
为了证明自己,邓刚当即去买了个竹竿,又去鱼店买了盒蚯蚓,自制了一根鱼竿便往湖边走去。
不一会儿的时间邓刚就钓了20多条,盆里蹦跳的还都是大鱼,小的他不要。
见其情形,其他垂钓者纷纷前来围观。
邓刚的母亲意外又欣喜:“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技能,那咱家以后吃鱼就不用愁了。”
不过很快,母亲就高兴不起来了。
一到周末家里总不见邓刚身影,他总是早早起床去钓鱼,一坐就是一整天。
母亲希望他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将来考取个好大学,钓鱼当个爱好就行了,毕竟钓鱼又不能当饭吃。
邓刚不得不减少钓鱼时间,高考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邓刚回到了黄石,进入了湖北美尔雅集团公司上班。
彼时他没有想到,他会因为钓鱼这个兴趣爱好结识到一位贵人。
邓刚出色的口才和能力让他一路晋升,短短一年的时间便坐上了销售总经理的位置。
一次聚会,邓刚和自己的上司交流,无意间得知对方也是垂钓爱好者,二人一番交谈下只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便相约空闲时间一起钓鱼。
一同钓过几次鱼后,领导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工作能力出众,钓鱼技术也十分高超,不急不躁自有心中的一套方法。
二人成为了私交甚笃的好友,邓刚在公司里也受到了重用,年时他就能拿到20万高薪的年薪,超越了绝大部分人。
工作上遇到贵人的同时,邓刚在钓鱼上也结识了一位贵人。在各大垂钓点钓鱼时,邓刚逐渐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男人。
对方手法娴熟,一杆一个令邓刚心生佩服,他时不时凑过去向对方讨教经验。
一来二往间,对方的真实身份慢慢清晰,原来他竟是国内颇负盛名的钓界元老侯成胜。
侯成胜堪称钓坛常青树,手竿拿得起,抛竿玩得转,被誉为当时钓鱼界的刘大金刚。
得知对方身份后,邓刚心中愈发佩服,抱着虚心求教的姿态围着侯成胜转。
他好学的精神和很高的悟性打动了侯成胜,侯成胜将他收为自己的徒弟,时常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侯成胜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他:“邓刚的长处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找原因,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
超高的天赋加上名师的知道,再配上自身端正的态度,邓刚犹如坐了火箭一般进步飞快。
不久后,邓刚迎来了第一次检验训练成果的时刻,他去参加首届“俱乐部杯”比赛,一举拿下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
第一次就成功,邓刚信心大涨,他对钓鱼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年3月,他被侯成胜带着一同参加第三届“钓王杯”钓鲫赛,在一众全国高手中拿下第三名的好成绩。
若说上一次是让邓刚认可自己的能力,那么这一次就是让全国的钓手认可他的能力,从那之后邓刚便开始了他的拿奖之路。
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团体和个人第一,“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第六名。
光是年,邓刚便在四个比赛中夺得名次。
可到了年,邓刚反而之参加了一场比赛,在第二届“俱乐部杯”赛中获个人第四名。
原来,当年美尔雅刚刚上市,全公司上下为了公司的发展都忙得晕头转向,作为销售总经理的邓刚更是忙人中的大忙人。
每天下班时已经到了深夜,前面的工作还没做完,后面的工作已经赶来,心痒痒想钓鱼奈何根本没时间。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邓刚内心开始动摇,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比起每天困在写字楼里他更想坐在水边享受垂钓带来的乐趣。
辗转反侧良久后,他决定为自己的爱好勇敢一次,于是他向公司提交了离职申请。
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和好友的不理解,他们不明白邓刚放弃高薪工作去钓鱼求的是什么,仅仅为了爱好放弃一切,真的值得吗?
就连曾和他一起钓鱼的上司也来挽留他,让他思虑清楚再做决定。
邓刚婉言谢绝了所有好意劝告,毅然离开公司成为了一名职业钓手。
面对周围的质疑,邓刚深知自己需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他把时间全部花费在练习上,全身心投入其中,与鱼交友。
年,他去参加了高手云集的“老鬼杯”比赛,师傅侯成胜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师徒二人突然变成了竞争对手,无数人纷纷围着看热闹。
不少人觉得邓刚必输无疑,毕竟他的钓鱼技巧都是侯成胜教他的,更何况为了避免“成全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情况,侯成胜并没有把自己的绝技“双钩分饵”教给邓刚。
不过邓刚的一位好友恰巧也会这门技术,他在短时间内制作了装备,将这门技术传授给了邓刚。
最终,“老鬼杯”比赛中邓刚打败了师傅侯成胜夺得冠军,拿下了一万元的奖金,他在钓鱼界名声大噪。
此后几年,邓刚的身影出现在各个比赛上,年获“松下杯”个人冠军,又再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中拿下第三名,以及第四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与个人钓鲫和钓混合鱼两个第一。
年6月连续拿下三个冠军,分别为:“海豚杯”、潍坊风筝节钓鱼赛和“钓王杯”。
年获得第七届“钓王杯”冠军,获得钓王称号,成为“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
年,邓刚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成立了天元竞技团。从此他可以自由组队参加比赛,收入也慢慢变得高了起来。
天元竞技团在全国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光是钓鱼锦标赛中就连续8次斩获团体冠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收获了无数粉丝。
随后,他和同门师兄徐银舟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武汉天元渔具。
邓刚和天元的名气为品牌渔具带来了很好的宣传,销售额一增再增,很快便成为了成为渔具领域里的知名品牌
年开始,邓刚跟随潮流,一起玩起了短视频。
他把自己的钓鱼视频分享在网络上,不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