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荣飞,从事房地产投资工作,长沙楼典特约撰稿人。
序
对于长沙很多房企来说,商办物业的定位及市场去化如鲠在喉,商办高压库存下诸多房企试图突破一些传统的产品形式,实施差异化产品竞争策略。
商办LOFT产品作为一种传统商办的替代或创新形式,在此大背景下开始在长沙市场涌现,但多数人对该类产品的市场、客户及营销逻辑并未进行过系统梳理。
笔者希望通过前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向诸位同行揭示该类产品背后的市场逻辑。
图1:长沙截止年1月商品房存量及出清周期(数据来源:CRIC)
长沙写字楼出清周期高达92个月
一、长沙LOFT案例展示
1、办公型LOFT——A楼盘
A楼盘——整栋物业定位为LOFT写字楼,办公总体量2.4万方,层高4.5米,年1月开盘。
图2:A楼盘形态、位置及基本指标
产品:因项目定位写字楼,其内部产权分割面积偏大,主力面积段80-平米,主力总价段介于95-万。
图3:项目产品供应结构及户型图
量价:A楼盘开盘后持销期网签流速平/月,均价元/平米。
图4:A楼盘开盘至今月度量价(数据来源:CRIC)
与同期其他写字楼项目相比,LOFT的产品形态并未给项目价格及流速带来改观,网签流速低于同类乙级写字楼——喜盈门范城、华雅财富中心、广电壹号座品等。
图5:A楼盘与同期写字楼项目量价对比
从量价四象限图来看,A楼盘位于流速与价格的较低象限位置。
图6:写字楼量价四象限图
客户:对项目进行摸底调研,项目90%为投资客;另:购买整层或半层的大客户占30%,中小散客占到70%。
图7:A楼盘客户结构
2、公寓型LOFT——B楼盘
B楼盘——项目为双子塔形式,A#为SOHO,B#为LOFT公寓,其中LOFT计容建面2.1万方,层高5.1米(新规前报规报建);年12月开盘。
图8:B楼盘形态、位置及基本指标
产品:项目为公寓型LOFT,主力面积段介于40-60平米区间,主力总价段28-40万元。
图9:B楼盘产品供应结构及户型图
量价:B楼盘截止到年6月去化率已接近90%,进入尾盘销售阶段,持销期月均流速平/月,均价元/平米。
图10:B楼盘截止到年6月销售数据
客户:70%为投资客,主要为地缘性客户;购买5套以上的客户占到50%,购买1-2套的散客占到50%。
二、案例解读
关于量价与客户
图11:A楼盘与B楼盘对比
以上数据值得玩味,B楼盘单价、总价较低,定位为SOHO(商住公寓),客户受众更广,流速相比A楼盘确有较大提升,但也仅提升至-平/月,相比住宅类产品一月动辄八九千方的流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究其流速瓶颈原因,还是商办产品的市场属性及客户受众限制所造成的:
1、商办产品的主力客户始终是投资客,但在以调控为主基调的宏观环境下,投资客的数量始终受到政策氛围的压制。
且商办产品的二次变现价格受到租赁市场的限制,若企业或个人承租能力没有大幅提升,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将限制写字楼或商铺的转让价格,故商办产品的价格无法像住宅一样在短期内实现大幅上涨;这限制了投资客对商办类产品的投资热情,进一步限制了商办产品投资客的数量。
2、从对LOFT的客户调研结果来看,商办LOFT项目的客户以购买少量物业(1-2套)的投资散客为主,造成以下市场逻辑:如果缩小单套物业面积段,那么整栋物业的套数势必增多,则需要更多数量的投资客消化,但投资客的数量却相对有限,所以“控总价,缩面积”的产品策略,对于LOFT产品流速的提升极其有限。
所以,当你没有很强的商业品牌以及客户渠道,商办类产品不管采取哪种形式,你都无法期待它能创造高速流转的现金,当然“路段、路段、还是路段”除外。
图12:LOFT产品的市场逻辑
比较全国LOFT项目的量价之后,我们发现LOFT并非解决商办去化的良方。全国典型LOFT项目流速较高的基本在平米/月附近,层高在5米以上的方有溢价,且大部分项目LOFT溢价未超过20%。
笔者通过对长沙LOFT项目的实地调研也发现,5米以下层高的LOFT产品第2层层高较为压抑,舒适度较差,但其层高相比平层又有一些优势,称为“鸡肋”产品不为过,这使大部分开发商宁愿平价或让价销售,以其层高附加值换取部分市场流量,而非溢价。
图13:全国典型LOFT项目量价情况(数据来源:CRIC,截止到年6月)
关于LOFT的产品定位问题
从全国典型LOFT项目的定位来看,基本上为30-60平米区间的公寓产品,以写字楼进行定位的项目基本没有。
功能结构是LOFT实现写字楼功能定位的最大制约因素:
按照长沙及全国大多数区域对商办高层建筑的层高规范限制,单层层高4.5米为上限,标准化的写字楼通常需要1.2-1.5米的设备吊顶空间,剔除掉吊顶后,4.5米LOFT净高仅有3-3.2米,完全不足以改造2层空间。
所以上文中的A楼盘LOFT写字楼并没有设计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等,采用自装外挂式空调设计,墙外预留空调板。
图14:A楼盘LOFT内部实景
但现实是中央空调是写字楼客户的重要敏感点;外挂式空调不仅影响立面外观,而且占用内部办公空间,写字楼客户相对反感。
A楼盘以LOFT写字楼作定位,这并不符合企业客户的偏好,同时对于公寓客户来说产品面积段过大、总价段过高,产品定位出现两边不讨好的窘境,这或许是A楼盘量价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目前A楼盘已交房,基于上文的分析加上与A楼盘的运营人员沟通,笔者做出以下推断:
A楼盘现阶段的租房率定不会高,会以小企业为主要租赁对象,半层及整层租赁的大客户基本不会存在,租金在未来几年也将维持在较低水准。
最后总结一句:LOFT更适合公寓产品,但这也无法突破商办物业的流速瓶颈,这是由商办物业的天然市场属性所决定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合作交流加i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