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写字楼 >> 写字楼前景 >> 正文 >> 正文

贵阳公寓火上天,是时候,泼一盆冷水

来源:写字楼 时间:2022/9/15
白癜风吃什么 http://m.39.net/pf/a_6413270.html

公寓很火。火得很妖孽。

上周日,阳光城启航中心开盘,多套公寓,单价卖到1万,销售说卖了多套,但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实际卖出多套。

这种适度夸张是可以理解的,多套算很牛了。

四年前,启航中心叫丰和城,一直没变模样,直到阳光城把它收了,一下子变成了世界强的项目。

你知道,谁操盘很重要。上一个例子,融创九樾府,之前是红华的地块,融创一接手,贵阳高端项目了。

同一天,美的广场营销中心开放,对外销售的主打产品是SOHO和LOFT。

美的广场位置绝佳,观山湖金十字路口。从沙盘上看,购物中心+5栋塔楼,其中一栋标注酒店。

我以为其它四栋中会有三栋甲级写字楼和一栋配套公寓。但事实并非如此,四栋都是公寓,SOHO和LOFT。

四栋公寓?这在贵阳可以找到合理解释,毕竟贵阳写字楼体量过大,隔壁不远的贵州金融城就有数百万方,其中一些楼栋入住率在60%左右。

所以,做成公寓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明智和讨巧之举。因为公寓是一种大众产品,基本上贵阳的中产阶级都有能力购买。

当天,美的广场营销中心几乎填满了人,诚意登记有折扣优惠,所以有排起了长长的登记队伍。

难道贵阳的公寓真有这么火爆?难道公寓跟住宅价格相比是白菜价?

结果一了解,美的商业广场的SOHO要卖1.2万,而且只是毛坯,据说将来的LOFT要干到1.5万,而且还是毛坯。

目前融创九樾府新推的精装高层也就1.5万(当然,这个价格已经把很多人吓退了)。

这两个项目,对于整个观山湖公寓市场来说,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那么,我们聊聊观山湖的公寓。

开山鼻祖是会展SOHO,虽以SOHO命名,其实是LOFT。我们昨天实地勘察,楼宇略显老旧,入驻以企业和酒店为主,入驻率90%左右。

接力棒是金融SOHO和北大资源梦想城。

金融SOHO,位置独天独厚,前面是银行大厦,物管告诉我们,交房时间是年10月,到今天快3年了。

我们到金融SOHO西座顶楼18楼,然后一层一层看,一层一层往下走,零星的入驻企业和部分培训机构,6家整层酒店,有些户数还在装修。

北大资源梦想城可以说是贵阳第一个公寓大盘,有数十栋,当年借高铁概念火了一把。今天的主力也是酒店,以快捷酒店为主,也有全季这样的星级酒店。

目前的概念很大,叫贵州青年城。在卖组团在山的那一边,凯里中路旁,主打居住,50到60平方的LOFT公寓,样板间挺不错,60方居然有3个卫生间。但是毛坯交付,真要按照样板间装修,费用够呛。

当然,它的价格也很惊人,达到1.1万/平。

然后就是金融橙,0多的价格很喜人,这批客户大抵是挣了,毕竟楼下就是王府井。

还有富力中心的公寓、华润公寓、金融π等。反正从14开始,公寓很多。

今年更是公寓大年,除了提到的阳光城起航中心、美的广场、北大资源梦想城,还有富力新天地、万科理想城等。

富力新天地又是一个公寓大盘,十余栋公寓,30来万方。之所以都是公寓,原理和上述美的广场应该一致。不过新天地有个亮点:部分公寓精装修。当然,目前价格也很嗨,均价1.2万左右。

万科理想城公寓体量20万方,而且位置靠近上麦高速路口。样板房开放已久,但迟迟未开盘,这其实挺难为万科的,这样一个地段,硬是要做20万方的公寓,客源模糊。

还不够。可靠消息,某品牌房企要在贵阳北站附近打造一个百万方的综合体,其中公寓类产品将达到50万方。

还有某新进房企内部人士透露,正在规划拿下的那块地,也有大体量商业,而最佳业态就是做公寓了。

其实不是房开热衷公寓,而是商业规划下的最优选择。毕竟公寓投资门槛低,客户面广。

公寓这么多,已经很怪相了。而公寓价格居然接近附近在售新住宅的价格,这在外来投资者看来,不可理喻。

是什么原因导致贵阳公寓价格这样肆意攀升?

这种现象正常吗,价格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贵阳的公寓价格一直很奇怪。比方说,五年前金融SOHO(产品是LOFT)的价格是八九千,而后来开出来的中天铭廷,住宅楼,同地段,价格才4。

这就令人诧异了,公寓的价格居然比住宅要高。在绝大多数城市里,这是反过来的。

比如杭州,之前公寓价格能达到住宅8折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公寓产品属于配套型物业,价格也长久被住宅压制。

只不过最近因为住宅限购摇号,公寓不限制,谁都可以买,于是它的价格噌噌上涨。即便如此,在杭州最热的版块钱江新城奥体中心地段,以保亿绿城国际为例,它的公寓均价4.4万,那里的住宅价是5万+。

请注意,是保亿绿城国际的精装公寓。贵阳人或许不熟悉绿城,这里用一句话简单介绍:绿城在杭州是一种信仰般存在,人人都想要一套绿城房。

现在贵阳虽然住宅与公寓价格“倒挂”现象很少,但还是不合理。

比如,产品没有优势,不是精装修,更没有豪宅公寓(观山湖区域),凭什么价格要接近住宅?再如,从未来投资回报率来看,如果回报能被租客支撑(只要能租出去),这个价格真的友好吗?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释贵阳的公寓现象呢?我做了以下分析:

一是想象出来的公寓高逼格范。我们靠想象来买房,当看到LOFT的精装修,的确很时尚,非常偶像剧,情不自禁地就把自己当主角了。尤其是看到那个扶梯,有一种入主别墅的幻觉。然后就觉得公寓比普通住宅要高级。

二是分不清住宅和公寓的区别。还是有不少人把它们当成同一回事:买公寓就等于买了住宅,而且单价还稍微便宜,总价就更便宜,如果是LOFT的话还可以“买一层,得两层”,“买到就是赚到啊”。

三是效仿效应。既然住宅价格已经涨了,那开发商也让公寓跟着上涨。并且以住宅价为锚点,不断上推。住宅价有限制,而公寓没有。基于头两条认知和房开的营销手段,价格可以推到住宅之上。毕竟公寓价大于住宅价不是没有发生过。

四是恐慌效应。随着公寓价格上涨和营销的推波助澜,进一步驱动部分人随大流去购买公寓资产,这个时候购买往往是非理性的。

五是外溢效应。贵阳一户家庭有两三套房很正常,现在房价高了,首付门槛增加,而手头的闲钱有个一二十万,首付又不够,但刚好买个公寓作为理财工具。这部分人从住宅外溢到了公寓。

六是压迫效应。还有一类购房者,主要是刚需自住。毛坯的住宅总价太高,首付够不到,精装修拆分后的首付更不用谈,于是“压迫”到买公寓。这部分人可能是贵阳大学毕业生、地州上来的或者是外省来的“贵漂”。

住宅和公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购买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当公寓价格接近住宅价格时,你一定要小心,尤其是在贵阳这种竞争力还不强的城市。

下面,谈一下我的观点和建议。

第一,住宅是资源占有型产品,你买了,就能落户,享有周边教育、医疗等福利权益,而公寓是产品占有型商品,你拥有的只是公寓这个商品,没法享受更多权益。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住宅租金较低的情况下,售价却很高,因为住宅交易时,不仅交易居住空间,同时也是城市福利权益的交割;

第二,很多人买住宅是为了自住,收房后放个三四年都不会担心。即使用来投资,他也是从接盘客户自住的角度来考虑;

而公寓出发点是出租,自住的很少。出租就要考虑租金回报率,如果交房后三四年,还租不出去,那等于说这个资产被锁住了。

第三、既然租不出去,我可以拿来卖啊?放心吧,很难卖的。公寓的涨幅很低,你千万不要被贵阳一手公寓价迷惑了,以为从前年的六千涨到了现在的一万,觉得公寓行情还可以。

其实你可以想想,既然你租不出去,就别奢望有人接盘后可以租得出去,接盘的人不会傻。除非遇到的是真正的自住者,但这种人多吗?

第四、贵阳很多本地家庭都有两三套住宅,他们买公寓是为了投资吧?既然是投资,那么租给谁,租给公司吗?可是写字楼还有不少吧,贵阳的公司很多吗?那么,租给地州人或外地人?但观山湖有一大片的住宅分了客群流,为什么要住公寓?而且公寓属于商业性质,各项成本不低。所以,买公寓前这些问题一定要考虑清楚。

第五、不要被房开商炫目的公寓广告或置业顾问给忽悠了。一定要多个心眼,不要随大流。他们“只管杀、不管埋”,也就是说不管你租不租得出去,房子是你的,随你处置,跟我无关了。

第六、对于大多数贵阳的购房者来说,我还是建议“能住宅、不公寓”,真的有能力买住宅的话,那就选住宅吧。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看到贵阳公寓产品及运营模式的迭代,毕竟样板房中的美好与毛坯交付后的实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这是公寓第一篇,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表达。敬请期待!

(贵阳买房帮买房群3群已开放,加帮主)

-End-

文/三堂主

编辑/花生

本文版权归“贵阳买房帮”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61.html